從台大生上書 看百大迷思
周祝瑛-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、教改總體檢論壇召集人
2009年05月19日蘋果日報
http://tw.nextmedia.com/applenews/article/IssueID/20090519/art_id/31639038
最近隨著亞洲大學與世界百大公布排名所衍生出的一連串問題,學術界終於發出不平之鳴,表達近年來學術界逐漸喪失大學靈魂的無奈,尤其是在日前台大學生發動的「百大維新」運動,諷刺該校自從拿到「頂尖大學計劃」以來,所有學校以「前進百大」為由,逐漸流於形式主義,忽略照顧學生權益。
大學被指責「缺乏核心價值」,把手段變成目標,讓教學、研究與服務的使命變成只盲目符合標準,加速以英語發表論文,國際議題成為研究主流,以量化為指標的評鑑機制,拉大文、理在出版量與資源分配上的差距;尤其以理工的評鑑標準加諸人文社會學科,造成如政大等其他人文社會型大學發展扭曲,至今都飽受頂尖大學吊車尾之譏。
回顧這七、八年來,教育部與國科會等政府部門為了加速國內大學與全球學術社群同步,紛紛透過「追求卓越計劃」、「頂尖大學」及研究計劃補助等政策,全面推動以在國際期刊資料庫所發表的SSCI等論文數量作為評鑑標準,成效如何尚有待檢驗,不料最近又提出「學術攻頂研究計劃」,以「造就具諾貝爾獎級實力或各專業領域國際頂尖獎項實力之研究人才」為目標,每一計劃每年補助2000萬元,連續5年為原則。這樣的計劃真的可以造就諾貝爾人才嗎?
上述政策除了加劇大學研究的形式化與功利化之外,也造成大學教學品質低落的隱憂。例如在發表國際期刊論文的主流價值下,教學負擔變成影響研究出產的主因,不少頂尖大學紛紛以降低教授每周教學時數,作為提高研究產量的誘因與獎勵。
教授沒看論文就掛名
於是校園中教授之間「不同工也不同酬」,舉凡SSCI期刊論文愈多者,教學時數愈少,甚至免於授課或輔導學生的責任。而許多課程改由博士生與校外兼任教師來授課、帶實習或指導實驗課。以往人數較少的班級改為大班授課,有些人數甚至高達兩、三百人,於是一學期中師生從未交談,更談不上好的師生關係。
校園中許多教學型的教師被視為研究產量不足二等公民,至於號稱研究型的大師,每年大量招收研究生,一學期指導二、三十人的論文,甚至某知名大學工學院即擁有八百名博士生與兩千個碩士班學生,夜以繼日的為指導教授生產實驗數據與撰寫論文。於是一篇論文可以由七、八人聯名發表,出現了有的教授甚至沒看過論文就被掛名的奇怪現象。至於透過各種關係,競相邀請國外期刊主編與編輯委員來台演講座談、攀援關係者更不在話下。
因此,吾人不禁要問:到底這一連串追求百大計劃對於台灣高等教育有什麼樣的影響?是否能對台灣高等教育人才的培育做出更大的貢獻?套句台大學生們的說法:「百大」不應該是個方向,因為其缺少了自己的靈魂。我們需要更多的對話,在過程中找出自己的特色與方向,尤其是文理社會領域不能脫離台灣社會,需要建立本身的指標,主管單位需要花更多的精神放在「台灣的高教該前往何方去」這些方面。因此上述這些大學師生的吶喊,政府高層聽到了嗎?有無改進對策呢?